《第22年的告白-我是殺人犯》目擊者是被害者、也是加害者

《我是殺人犯》描述1995年的連續殺人犯在經過22年的法律追訴期之後,出版了殺人過程的自傳書,高調地展現自己想要懺悔過去,本來以為會遭受到社會的撻伐,卻反而因此吸引了高人氣及眾多粉絲的後援,賺進的大把的出版版稅及曝光率,雖然被害家屬恨得牙癢癢的,但卻也因為在法律追訴期之後的犯人恢復了公民身份,本來要被警方逮捕的人,如今卻成為了要被保護的人,法律是道德的最後底線,但如今,道德的底線卻成為了最不道德的利器。

本片改編自韓國電影《殺人告白》,2012年上映的時候就在韓國擁有相當好的票房成績,《殺人告白》的製作方式也較偏向於大規模的製作,兩部片長同樣接近兩個小時,韓國版的有較多的部分著重於精彩的打鬥戲碼,開頭、中間的追逐戰等等,都可以看得出高水準的製作,而《我是殺人犯》則是依然兼具日本片向來又的推理特徵,在一個一個事件被揭開之後,仍然還埋有下一個案件的伏筆,與韓國版的結局相比,《我是殺人犯》在最後的結尾埋藏的另一個意象不到的結局。

《我是殺人犯》也對殺人犯的心理做了詳細的分析,從加害者、被害者及目擊者三個觀點來看,同一個人也可以同時兼具這三個特質,被害者及加害者不用說當然是事件發生最直接的關係人,但目擊者呢?也許他可以毫無髮傷的走出犯罪現場,但對心理方面的傷害,卻並非可以從外表看出,也許也是因為這樣,當被害者變成加害者,情有可原(應該可以這樣說吧),但目擊者變成加害者,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,這也就是為什麼可以逃過22年的追捕吧?